首页 -  专业文库

专业文库

循环经济的实施方式(二)

 

2)环境标志制度

2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法规制定了各种严格的环境标准,如1978年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绿色标志制度的国家,开始执行其蓝色天使计划。美国于1988年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1990年其绿色食品数量就达到了600多种,占总数的10%1989年,日本、芬兰、冰岛、瑞典等开始实施环境标志制度。我国于1993年批准并发布了环境标志图案, 1994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环境产品认证委员会章程》、《认证管理办法》《产品种类建议》和《认证申请书》等一系列文件。19953月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宣布了我国首批环境产品名录,包括611个厂家的18种产品。我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绿色信息。同时,也对相关市场的成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所有环境标志计划的基本目的都很简单:准确地引导消费者面向环境友好的产品和指导制造商考虑和改进其产品的环境性能。其途径是授予一个可识别的标志给合格的制造商,让他们贴在产品上并进行市场促销,希望具有环境意识的消费者喜爱环境标志产品,从而改善这些产品的销售状况,并促进其它竞争者改善其产品的环境效益以获得同样的标志资格。从经济学观点看,环境标志通过扩大消费者的信息而提高了市场效率,并且通过自发的市场机制促进了环境保护。

环境标志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会。德国为燃油和燃煤气的加热器引入环境标志后,在短短的两年里具有绿色标志的加热器就占领了加热器市场60%以上的份额。在绿色标志引入油漆产品后,含有对环境有害物质的油漆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德国的油漆市场。企业通过生产绿色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可以获得超额的绿色利润。

3)清洁生产公告制度

清洁生产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当企业满足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之后,如何推进企业进一步开展清洁生产活动就成为一个问题。采取清洁生产公告制度是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己的公众形象,对企业的清洁生产情况进行公告可以鼓励企业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后进一步采取清洁生产措施,以获得外界的认可,从而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区域层面

属于中循环范畴。根据生态系统循环、共生的原理,通过各个组团之间的交通网络衔接、环境保护协调、地区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等,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实现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是在区域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它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也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通过分析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可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网络,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在这样的体系中,不存在着废物,因为一个企业的废物也同时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因此,可望基本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这种生态链甚至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领域。

所谓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

1.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EIP)概念的提出基于理论界对工业生态学的不断探索和研究。19899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部副总裁罗伯特·福布什(Robert Frosch)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尼古拉斯·加罗布劳斯(Nicolas 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的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文章正式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认为工业系统中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流动与储存不是孤立的简单叠加关系,而是可以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那样地循环运行,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相互链接的网络系统。此外,该理论还认为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能以完全循环的方式运行零污染零排放,在这种状态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废料,对某一个部门来说是废料,对另一部门来说却可能是资源。因此,工业生态学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各系统之间关系的最为有效的理论工具。

    生态工业园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Ernest Lowe教授(Indigo development1992),他将生态工业园定义为: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企业生物群落。它通过在包括能源、水和材料这些基本要素在内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合作和管理,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比每个公司优化个体表现就会实现的个体效益之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

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是在区域层面上通过废弃物交换建立的生态产业链,是在企业群体之间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按照3R原则和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是在区域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也是通过模拟自然系统建立产业系统中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实现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分析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可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形成互利共生网络,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在这样的体系中,不存在着废物,因为一个企业的废物也同时是另一个企业的原料,因此,可望基本实现整个体系向系统外的零排放。据一份调查报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料和垃圾中,至少有60%的材料是可以再循环加以利用的。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都是利用费旧资源生产的,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在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再生资源年回收总值达25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2.生态工业园的类型和要求

生态工业园是继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的第三代工业园。它不仅注重发展经济,而且更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利用,是一种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使生产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园区建设模式。生态工业园的基本模式主要有:

 (1)企业主导型

 以原有某一或几个企业为核心,吸引生态链上相关企业入园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以企业集团为主,集团内部企业根据生态工业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建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如我国鲁北石化企业集团建设的生态工业园。

 (2)产业关联型

将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以生态的观念联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互补效应的园区。如以加强农业与工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促进可持续工农业发展为主的农业生态工业园,我国广西贵港的生态工业园就是按这一模式建设的。

(3)改造重构型

在原有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重新构架,创造生态企业集聚的升级生态工业园。

以生态工业园区形式出现的循环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传统企业管理的全部力量集中在销售产品,而把废物管理和环境问题总是扔给多少有点儿次要的部门。而现在要给予废料增值以同样的重要性,要同销售产品一样重视企业所有物质与能源的最优化交换。另一方面传统的企业管理在企业间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建立了竞争力的信条。而工业生态系统要求企业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而是建立起一种超越门户的管理形式,以保证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工厂建筑与自然混为一体是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基本准则:建筑物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采暖,植树造林挡风遮阴,湿地用来自然过滤和拦截淤泥,天然植被应尽可能保存。企业应该有废物回收设备以从废物中提炼出新产品,变废为宝。对园区内企业产生的废物,世界著名的生态工业倡导者、现任加拿大DALHOUSIE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库泰赋以它们新的内容和新的含义:什么叫废物?废物其实就是资源放错了位置或未合理使用,也就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放置了错误的资源数量。在生态工业园区中,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是另一个企业的营养物。这样,生态工业园区内的工业企业或公司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生态工业系统。

3.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

首先,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工业体系中的应用形态之一,是建立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基础之一。生态工业的基本原理是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工业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业生产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把工业生产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其中一个产业链环的废物或副产品,变成了另一个产业链环中的营养物和投入原料。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共生系统。工业生态学注重企业集团层次、企业间(如工业园区)、地区间甚至整个工业体系的生态优化。我们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和规划就要依据这种原理,增强园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产业链与共生性。

其次,生态工业园通过3R原则来体现它的最主要特征。生态园区中各组成单元间相互利用废物,作为生产原料,最终实现园区内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减量化原则主要是针对输入端的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和流程来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在消费中,人们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而不是一次性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利用原则主要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充分注意物质的循环利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了结。在生产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消费中,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以便于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或捐献给需要此物品的人。

资源化原则主要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的负荷。资源化既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又可变废为宝,实现废物的综合再利用。与此相适应,消费者也应增强消费再生物品的观念与意识,来促进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

4.推行生态工业园的政策和措施

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

(1)运用经济杠杆,鼓励在园区内资源的梯次循环流动。在生态园区应该运用经济杠杆,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使区内资源得到梯次开发和实现良性循环流动。废弃物资源化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也就是将消费者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如将废纸生产成新纸,用旧玻璃生产出新玻璃等,这种方式的利用,可以减少原生材料量的20%90%;二是次级资源化,即把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的新产品,这种利用方式,可减少原生材料量的25%。可以说,生态工业的理想目标就是使所有物质都能循环利用,而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极小。从环境友好的角度,这是生态工业园区推崇的、理想化的模式。

(2)运用智力资源,开发绿色技术支持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园区就要实现发展模式的三大转变: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转向主要依靠智力投资;从主要依靠物资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转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资源及其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和再生利用,靠的是智力投入和科技进步。智力是园区发展的先导,科技是循环经济的手段。因此,首先要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循环物质性能稳定技术以及闭路循环技术进行攻关,提高这些生态技术的可得性和经济合理性。

(3)重构环境法规的绿色导向机制。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形成绿色导向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明显滞后,制约和束缚了循环经济与园区经济的发展。德国1996年颁布的《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从废物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确立了产生废物最小化,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与官民合作三原则。日本为了加快循环型生态社会的建立,在1993年颁布《环境基本法》的基础上,又先后修改了《废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200062日正式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该法明确了产生废物企业的生产责任和回收义务,并明确提出了循环型社会基本规划是国家一切规划的基础。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4)利用政策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体系。政府要发挥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园区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激励和刺激循环经济的发展。用污染者付费等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发达国家用激励机制保护环境的有机延伸。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对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倾斜。通过对环境友好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起表率作用,通过政府采购计划拉动园区循环经济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如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的产品。并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使用及废弃后主动回收等。政府应当更加注意应用经济激励手段和措施,以及其它激发民间自愿行动的手段和措施,来推动生态园区的顺利发展。

三、社会层面

它是一种大循环。在这个层面上,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大循环有两个方面的交互内容: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和市民群众的微观生活行为。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废弃物的泛滥,而且比利用矿物原料少耗能,少排放污染物。

德国双元系统模式是在社会层面上实施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它是一种针对消费后排放的循环经济。它的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送返制造商。从1991年德国的DSD体系运转以来,3000万吨的包装材料得到了回收利用,仅1998年一年,回收量就达560万吨。人均包装材料消耗量由97. 4 kg降低到82 kg,降低了13. 4%

1.循环型社会的概念

 “循环型社会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德国的《循环型经济·废气物法》中,日本20004月通过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是世界上关于循环型社会的首次立法尝试。该法对循环型社会的概念做了明确的阐释,即通过抑制废弃物等的产生、将排放的废弃物等作为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及确保进行适当的处置三个步骤,以达到抑制对天然资源的消费,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负荷。

循环经济的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即: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和社会层次。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没有了废物的概念,每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都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得到了循环往复的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社会层次上,当前主要是实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即在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实施物质和能源的循环。此外,还应包括城市绿化,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等等。

2.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第一,确立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城市发展目标和政府施政目标。建设循环型城市,需要政府的动员、组织和推动。这就要求政府真正确立保护、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建设循环型社会作为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政府的重要施政目标,并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循环型城市的建设:(1)制定循环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一种发展理念总是通过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得以实现。要根据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中,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集中规划工业园区,规划能够满足需要的废水、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规划有利于资源充分回收的设施体系。(2)建立与建设循环型城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城市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转变,因此它要求政府的组成范、协调、组织和监管。(3)推进立法,制订相应的经济政策。用法律约束和规范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的行为,使建设循环型城市获得法律保障;同时通过相应的经济政策,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循环型经济的发展。

第二,构建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德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发展循环型经济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覆盖生产、消费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自1977年以来,曾经由政府有关部门制订过一系列关于对工业三废和废旧物资开展综合利用的文件,在1989年颁布实行的《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中也都提出对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问题。但总起来说,这些法规政策文件还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循环型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甚至绝大多数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规。因此,应当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的经验,构建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个体系由综合性法规和专项法规构成。(1)综合性法规《循环经济法》,规定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规定政府、生产者(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社区和居民)的责任和义务;规定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的职能和权限;规定各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2)专项法规主要有《低资源消耗促进法》、《产品包装法》、《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生产性污水处理法》、《生活污水处理法》、《生活垃圾处理法》、《建筑垃圾处理法》、《回收利用再生商品促进法》等等。专项法规是对建设循环型社会某一方面的标准、规范、各行为主体责任、义务及法律责任的规定。专项法规应切合地方实际,以地方立法为好。

第三,实现与特定发展阶段、科技水平相一致的、尽可能充分的资源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这是建设循环型城市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不可否认,废旧物资的回收在我国是有着长期历史的传统行业,现阶段的物资回收包括了废纸、金属、玻璃、电器、家具等多种门类和品种,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传统的工业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除少数回收方便、对售购双方都能带来明显收益的废弃物被当做废旧物资被回收外,生产和消费中的大量的可资源化的废弃物被视为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东西,特别是生活垃圾,现阶段一般是由环境卫生部门清理外运,做简单的填埋、焚烧处理。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净化处理率不高,中水回用率更低。因此,建设循环型城市,要求在城市建立根本不同于传统的物资回收的资源循环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回收环节,而且包括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资源节约型材料和技术,在流通过程中包装物采用资源节约型材料和可以重复使用的设计;在回收环节,不仅传统回收物资的回收规模扩大,回收量大大增加,而且回收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生活污水、生产污水、生活垃圾在内的一切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物质。

第四,培育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当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理念真正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并成为他们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循环型社会才算真正建成。循环型城市居民、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自觉购买使用资源节约型材料和技术制造出的消费品(含包装物、再生性消费品);自觉在各类场合节约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性产品;自觉按照当地的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归集和将所有的包装物和废弃物按规定渠道使之得以回收。培育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1)宣传教育。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宣传、媒体传播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向全社会宣传节约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宣传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先进理念、方法途径、政策法规,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并且把培育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同建设精神文明、现代市民精神有机结合起来。(2)政府机关带头身体力行。政府机关,包括所有财政拨付经费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要带头无条件采购和使用资源节约型商品和带有循环标志的商品,带头规范实行垃圾分类处置回收,带头自觉遵守一切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带头,逐步影响到每个居民家庭,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3)政策引导。在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初期,为了有效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应该用政策加以引导。例如,可以对分类垃圾和不分类垃圾实行不同的清洁费收取标准,居民交出一定数量的塑料包装袋就可以换取一定的商品,对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商贩收取资源补偿费,等等。用这样的方法,鼓励、引导人们发生节约资源的行为,久而久之,逐渐使循环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自觉的循环型社会的行为模式。

3.推进循环型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建设循环型城市是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需要经济、社会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和制度创新。根据前述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基本要求和战略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思路:

(1)资源循环产业化。

在建设循环型社会的背景下,资源的减量使用、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无论是它的内涵,还是它的规模,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不仅在消费品及其包装物的生产中使用资源节约型的材料属于未来新材料产业,而且仅就包装物的回收和再资源化、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资源化以及焚烧后残渣的再资源化、生产、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回用而言,就将是一个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产业。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和现代社会资源消耗的激增趋势,考虑到经济全球化中或迟或早必然到来的由环境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以及全球范围内对资源的争夺,那么,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就不仅是一个产业,而且将是21世纪具有广阔商业前景和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因此,建设循环型社会和循环型城市,必须确立发展资源循环产业的指导思想,实现资源循环产业化

在宏观经济管理层面,(1)要赋予资源循环产业和其他产业同等重要的产业地位,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2)把资源循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劳动就业领域,把发展资源循环产业和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规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使从事资源循环产业的劳动者获得和其他产业劳动者相同的职业地位。(3)制订规划,建立一批地域性的、大规模的、技术先进的资源回收、处理、加工、循环利用的骨干企业,以这些骨干企业为龙头,促进资源循环产业的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发展资源循环产业所需大量资金的投入问题,必须实行资金投入的多元化。政府除了对垃圾、废旧物资、污水处理场所规模和选址进行规划和制订技术、环境标准外,应当放开对投资主体的限制,鼓励境内外各种资本,包括政府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境外资本,进入资源循环产业;对境外资本,可以实行国际常用的BOT投资经营转让的方式。近两年来,南京等城市吸收居民资金,以股份制的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投资居民可获得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分红,政府得到了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建设资金,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也得以加快。这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投资方式,应当在发展资源循环产业中得到广泛运用。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合理征收和调高垃圾、污水处理费用,用收来的资金扶持循环产业的发展。

资源循环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需要较多劳动力投入、处理环节较多、工艺复杂、因而成本较大的产业。如果政府不加政策调节,很可能是微利,甚至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亏损的产业。因此,从循环产业的战略意义出发,为了促进循环产业的发展,政府必须实行积极的、能够有效刺激其发展的产业政策。对循环产业加以政策扶持,也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可供选择的做法有:(1)相关部门制订循环产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以此为依据对各类循环产品的成本进行核算。对于成本较高、微利和亏损的产品,应通过税费减免的政策使之可以获取平均利润。(2)对非循环产业的产品征收资源税(3)当循环产品价格不具备竞争力时,政府应通过政府采购或价格补贴的办法,确保循环产品进入消费。

(2)加强和促进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社会科学研究。

加强和促进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建设循环型社会可以持续和不断深入的保证。要重视资源循环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通过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空间,实现资源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使资源循环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办各类研发机构。既要发挥政府办的研发机构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从事多方面的研发,特别是重点攻关项目的研发,又要鼓励、引导、支持民营机构的研发和企业的研发活动。研发机构的任务,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和开发适用有效的可以替代传统做法的资源节约型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和开发使各类废弃物利用更充分、质量更高、附加值更大的新技术、新工艺。

扶持各类研发活动。各地政府不仅要为政府办的研发机构提供资金,而且应每年拿出资金,以课题招标的方式扶持民营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研发活动。要依法保护研发机构成果的知识产权,用有偿转让、技术参股、政府购买等多种方式,使研发机构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逐步使各类研发机构进入自负盈亏、自主研发、自我发展的轨道。

建设循环型社会,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也需要社会科学的研究。现阶段国外已经形成许多成熟的循环产业的工程技术和运行模式,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虽然刚刚起步,但是这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即使是完全采用国外的先进、成熟的经验,对我国来说也并不困难。我们和国外的差距,主要在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更需要社会科学的研究。社会科学主要从发展理念、战略目标、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增长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行为模式、社会政策、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制订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3)建设循环型社区,构建循环型城市的社区平台。

建设循环型城市,必须把建设循环型社区作为它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建设循环型社区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在我国各类城市,大规模的住宅区建设正处在高潮时期,社区建设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住宅,包括住宅区内的配套设施和环境也是居民的生活消费品。住宅建设使用或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在住宅建设中尽可能节省资源,应当成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第二,社区是居民居住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居民家庭和个人绝大部分的生活消费是在社区内进行,最大量的生活消费中的废弃物也是在社区内产生。只有以社区为平台,构建资源回收系统的基础层次,才能真正实现废弃物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对居民来说也是最方便的回收。第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区在城市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变得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少。概括地说,今天社区已和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一道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三大子系统,社区已成为城区政府许多重要工作的基础。

社区范围内的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回收,包括包装物、纸张(报纸、废纸等)、碎玻璃、玻璃瓶、废金属、塑料、电池、旧电器、旧家具、旧衣服、生活垃圾等,回收的要求一是分类,二是充分。要在政府相应的法规政策作用下,把资源回收和社区建设、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和再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资源充分有效回收的社区系统。(信息来源:节选自《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

最新更新

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